物料需求計劃(續)-凈改變式系統
凈改變式MRP系統
在運行MRP系統時,需求分解是最基本的作業。它既不能省略,又無捷徑可走,僅可以將分解的工作分散進行。凈改變式MRP系統就是從這一點出發,采用頻繁地進行局部分解的作業方式,取代以較長時間問隔進行全面分解的作業方式。
局部分解是使凈改變式系統具有實用價值的關鍵,因為局部分解縮小了每次作需求計劃運算的范圍,從而可以提高重排計劃的頻率。由于分解只是局部的,自然作為輸出結果的數據也就少了。
在凈改變式系統中,所謂局部分解是從以下兩種意義上說的:一是每次運行系統時,都只需要分解主牛產計劃中的一部分內容;二是由庫存事務處理引起的分解只局限在該事務處理所直接涉及到的物料項目及其下屬層次上的項目。
從“凈改變”的角度看,主生產計劃是一個連續存在的計劃,而不是一份一份間斷產生的計劃。主生產計劃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去各種需求量的凈改變量而不斷得到更新。定期發布的新計劃也是以同樣的方式處理,事實上是一種計劃更新的特殊形式。
連續更新的概念可以用下圖來說明,圖中的主生產計劃好像是中國古代書畫的卷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一點點展開。展開的這段形成計劃期,在計劃期內,主生產計劃的每一個時間單元上都含有具體的數據。卷軸是向未來無限延伸的。在計劃期之外的時間單元上沒有數據。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時間單元進入計劃期、于是在這此時間單元上便填上了確定的數據(下達新計劃)。
主生產計劃的連續性
從"凈改變”的角度看,更新和修改主生產計劃是沒有區別的。因為兩者都是只對系統中某些物料項目的原有狀態數據加上或減去相應的凈改變量,從而減少了計劃重排的工作量。
下表進一步說明了這種方法。如果一個以6個月為計劃期的主生產計劃在三月份看如表 (A)的樣子,在四月份看如表(B)中的樣子,這兩者的差別在表C中以“凈改變”的形式表現出來
主生產計劃中的改變
在上述例子中,在主生產計劃的計劃期內,共有18個數據單元,其中15個單元沒有發生變化。產品Y的計劃一直保持不變。在這種情況下,凈改變式系統的數據處理工作量就只相當于全重排式系統所要完成的工作量的一小部分。在全重排式系統中,所有18個數據單元都要重新輸入系統,所有庫存記錄都要被重新處理,產品X、Y、Z的BOM都要被訪問。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假如在三月份就預知產品X在八月份的需求量要減少,則在三月份內即可通過凈改變方式處理這個數據的改變,而不必等到四月份。這樣,到了四月份,對產品X而言,處理凈改變數據的工作量就只需要考慮九月份新增的40了。
“凈改變”只對當前狀態與以往狀態的差異進行處理,這一原理使得凈改變式系統能夠對庫存狀態的變化迅速地作出反應。
凈改變式系統的運行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一是比較頻繁地重排計劃,通常每天作一次批處理;二是連續地重排計劃.即實時處理。
在已實施凈改變式系統的企業中,比較常見的做法是采用每大一次批處理的方法處理庫存業務,即重排計劃,而對庫存文件的查詢則采用實時處理的方法。
全重排方式相比較凈改變方式使系統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1) 減少每次發布主牛產計劃后進行需求計劃運算的工作時。
2)
2)在兩次發布主生產計劃的間隔期間間也可以對計劃中的變化進行處理。
3)連續地更新,及時地產生輸出報告,從而可以盡早通知管理人員采取相應的措施。
從系統使用人員的角度看,凈改變式系統最突出的優點是它能對狀態變化迅速作出反映。凈改變式系統也有不足之處,可以歸納如下:
(1)系統的自清理能力較差需要對使用系統的管理人員進行嚴格的專門訓練。從實用的觀點看,凡對系統使用者的專業訓練要求過嚴,往往被看作是系統的一個缺點。但不能誤解為只有凈改變式系統才需要嚴格的專業要求,而全重排式系統就可以馬馬虎虎。
事實上,松懈的工作態度和不完整、不準確的數據對任何形式的MRP系統來說,都會導致輸出結果無效。而且,由全重排式系統的錯誤引起的損失比凈改變式系統的錯誤引起的損失更大。
全重排式系統具有好的自清理能力。因為在這種系統中,每次運行都是對新的主生產計劃進行處理。而原有主生產計劃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完全拋棄。原計劃中的所有錯誤也隨之一起清除。這樣,新計劃的分解與需求計劃的編制便從頭開始。當然,如不清除在先前處理中引起錯誤的因素,原有的錯誤仍會出現。
由于一般ERP軟件系統都提供兩種運行方式可供選擇,所以在實際應用中,企業般的做法是,每月第一次運行MRP系統采用全重排方式,然后,每天運行MRP系統則采用凈改變方式。
(2)數據處理的效率相對來說比較低。凈改變式系統的數據處理效率較低,成本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在庫存事務處理和進行分解運算處理時要多次訪問庫存記錄。但是,對于凈改變式系統,我們著眼于庫存管理和生產計劃的效率而不是數據處理的
。建立和開發MRP系統也和建立和開發其他企業管理計算機應用系統一樣, 有一個在數據處理的效率和其所攴持的管理系統的效率之問進行權衡的問題。在這些情況下,數據處理效率的小目標總是服從于改善企業管理效率的大目標的。
(3)系統對變化過于敏感。凈改變式系統常常表現得過于敏感。這是因為在凈改變式系統中,每次文件更新都相當于重排計劃。這樣,系統可能要求管理人員不斷地修正已經進行的作業。這是管理人員感到頭痛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對那些不能隨意更改到貨日期的已下達的采購訂單,更是如此。為了正確評價凈改變式系統的這特點,必須區分以下兩個問題。
1)系統給出最新的信息。
2)根據系統提供的倌息,以適當的頻度采取行動。
顯然,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而且可以獨立于前者而對后者作出決定。在完全掌握最新信息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對某些可以忽略的因素取消相應的措施總是比不了解情況而不采取措施要好。
就計劃的編制來說,系統的“敏感性”應當說是凈改變式系統的一個長處。就計劃的執行來說,過度的敏感是應當、也完全能夠適當地加以抑制的。
事實上,并非庫存狀態的每個變化都要在執行過程中引起反應。通常的做法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識地延遲對某些變化作出反應。在實踐中,庫存計劃管理人員般都定期地對系統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他們不需要對個別的變化連續不斷地作出反應,而是把這些變化積累起來,定期進行處理。
系統可以為計劃管理人員定期地輸出關于要求采取措施的報告,通常可以每天產生一批。但不同的業務可以根據不同的用途采用不同的時間間隔進行處理。例如,車間生產指令可以每班重新審查一次,以保證車間調度計劃的優先順序合理有效。而對供應商交貨信息,每周重新審查并處理一次就完全可以了。
有些信息則一定要由系統及時輸出,因為晚了就可能來不及采取相應的措施了。例如,因需求變化而要取消一份已下達的采購訂單,及時得到這個信息就能盡快地采取措施取消訂單而假如晚了24小時才知道,可能就無法取消這份訂單了。
每次重排計劃的時間間隔和采取業務行動的時間間隔可以酌情而定。如果心中有數,有意識地推遲采取行動的時間可以減少因變化過多而帶來的不穩定局面。但顯然這種延遲應當是有限度的。總的原則是,如果系統有能力經常(或連續地)重排計劃、審查和修改以前的作業行動的話,則采取措施越及時越好,而不應采取過長的時間間隔來重排計劃和采取行動。
凈改變式系統所允許的行動延遲時間范圍可以從零到一周或一個月。對變化的反應及時程度是由這類變化的性質決定的。
TransInfo斯凱普斯是SAP Business One 制造業核心合作伙伴,專注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地SAP ERP軟件離散制造ERP、 機械設備制造行業ERP軟件 、鑄造行業ERP軟件實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