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是威脅也是機會。新一輪工業革命將徹底改變現有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改變國家間的比較優勢進而重塑各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新一輪工業革命將深刻影響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徑和進程,對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而言這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和同樣巨大的機遇。
資料顯示,在2012年主要工業化國家的制造業綜合指數分布中,美國遙遙領先,德國、日本處于第二方陣,而中國及英國、法國、韓國則處在第三方陣。
與美國、德國、日本等世界制造強國相比,我國工業大而不強,結構層次偏低,發展方式粗放,大部分制造業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結構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轉型。
應對的關鍵是,要以網絡化、智能化為動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德國的“工業4.0”通過打造智能工廠,將生產設備、生產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全部連接起來,形成全新的信息物理系統(CPS),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的制造模式。而我國大多數制造業企業目前還沒有對信息物理系統有深刻認識與高度重視,很難跟上全球工業革命的新步伐。
推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方式主要有兩點:一是重新挖掘比較成本的優勢;二是提升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
l 重新挖掘比較成本的優勢
以前,我國制造業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廉價的勞動力、原材料以及工業用地等資源所構成的比較成本優勢。這種比較成本優勢盡管正在逐漸消失,但在這方面,“危機是威脅也是機會”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為,新一輪工業革命將徹底改變生產模式和組織形式,生產成本將大幅減少,生產模式將大幅轉變。也就是說,新一輪工業革命將不再倚重廉價的勞動力原材料以及工業用地等資源所構成的比較成本優勢,國家間比較優勢的格局將產生較大變化。
此外,我們有了新的比較成本優勢。比如說,自貿區方便了制造業產品的跨境交易,會簡化零部件的進口,帶動產品的出口;電子商務巨頭鋪設的現代化物流體系,遍及各省市、各區縣,甚至許多村落,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大規模物流體系實際上也構成了一種優勢,它縮短了采購和銷售的時間,也就相地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工期,加快了產品面市的速度;還有便捷的高鐵,現在雖然還沒有用于物流,但是人員的流動已經非常便捷了,對企業來說,這意味著銷售人員在跑市場時也節約了時間,擴大了范圍。
l 提升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
“工業4.0”時代,平臺型企業、網絡化組織、開放式創新大規模定制、社會化生產等行為將更加普遍,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將更加緊密,中小企業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將更加重要……這些變化都要求適時、適度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對我國相對薄弱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而言,這構成了現實性的挑戰,也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文章節選自《中國制造2025解讀》
TransInfo斯凱普斯是SAP制造業解決方案核心合作伙伴,SAP金牌實施商,專注上海/無錫/蘇州/廣州/深圳/東莞/成都等地SAP ERP軟件SAP制造業ERP軟件、 電子制造ERP、醫藥行業ERP、精細化工ERP、機械制造行業ERP實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