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制造業的內外壓力
受資源相對短缺,環境壓力加大,產能加劇過剩等外界環境的影響,傳統意義上以能量轉換工具為推動力的經濟將難以維系。
![]()
傳統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已沒有竟爭力
霧霾的來源,無論是發電、汽車、鋼鐵還是水泥,都與工業密切相關。“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淘汰落后產能”儼然正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門詞匯。許多發達國家對工業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有一個共同的愿景,那就是工業節能減排與綜合利用。
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能源日趨匱乏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解決這些全球性社會間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
20世紀,大規模生產模式在全球制造業領域曾占據統治地位,一度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整個社會進中國制造2025解讀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日益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的消費觀和價值觀越來越呈現出多相化、個性化的特點,隨之而來的是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越來明顯,大規模生產方式已無法適應這種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
可以說,過去30多年是全球化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發達國家通過產業轉移將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說,勞動力和原材料是重要的生產要素,而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也對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壓力。
綜上所述,受資源與環境、市場以及成本三重壓力制約,傳統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已經失去了竟爭力。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成熟,生產制造領域將具備收集、傳輸及處理大數據的高級能力,帶動傳統制造業的顛覆與重構—新一輪工業革命已經向我們襲來。
制造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無論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還是德國的“工業4.0”,無論是制造業的參與者,制造的理念、模式,還是驅動力,都在面臨顛覆與重構。
21世紀以來,制造業面臨著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主要發達國家為了尋找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出路,開始重新重視制造業:歐盟在整體上開始加大制造業科技創新扶持力度;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于2012年2月正式發布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政府在2013年4月推出了“工業4.0實施建議”。
![]()
美、德兩國是制造業大國,在先進制造業方面擁有絕對優勢。新工業時代,美國推出“制造業回歸”戰略,德國推出“工業4.0°戰略,可以說,兩國在制造業上爭相發力,目的都是期望搶占未來制造業的主導權。隨著美國“制造業回歸戰略的強力推動以及我國國內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國制造業依賴傳統比較優勢參與國際竟爭的局面難以為繼。加快制造業智能化的發展進程、培育和發展新優勢,是我國在新一輪國際產業竟爭中主動出擊,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挾擇。
所以說,在國際制造業競爭加劇、傳統比較優勢逐漸弱化、新一輪工業革命醞酸爆發的復雜背景下,我國制造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重大的機遇。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唯一的選擇是建設制造強國,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加強統籌規劃,由“制造”向“智造”轉型升級,完成“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
文章節選自《中國制造2025解讀》
TransInfo斯凱普斯是SAP制造業解決方案核心合作伙伴,SAP金牌實施商,專注上海/無錫/蘇州/廣州/深圳/東莞/成都等地SAP ERP軟件SAP制造業ERP軟件、 電子制造ERP、醫藥行業ERP、精細化工ERP、鑄造ERP實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