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中國制造2025是工業4.0嗎?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有什么區別?》提到中國制造2025不等于德國工業4.0,那么中國制造2025又是什么?
答案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工業
對未來制造業,各發達工業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愿景。美國利用互聯網優勢,意圖讓互聯網吞并制造業;德國基于制造業根基,試圖讓制造業互聯網化。
2015年3月,“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而“互聯網+工業”將開創制造業的新思維。
l 從“物理”到“信息”
以往,每當提及制造業,人們普遍都認為各種零部件是構成硬件產品的核心。未來,相對于“物理”意義上的零部件,業界將更重視帶有“信息”功能的附加價值。
l 從“群體”到“個體”
大規模定制”概念的興起,和隨著以3D打印為代表的數字化和信息技術的普及而來的技術與商業模式革新,使制造業的進入門檻將降至最低,不具備工廠與生產設備的個人也能很容易地參與到制造業之中。制造業進入門檻的降低,也意味著一些意想不到的企業或個人將參與到制造業中來,從而給商業模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l 互聯制造
互聯制造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通過制造企業的快速重組、動態協同來快速配置制造資源,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減少產品投放市場所需的時間,增加市場份額。同時,還能夠分擔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投資的相關費用,減少經營風險。
l 數據制造
隨著大規模定制和網絡協同的發展,制造業企業還需要實時從網上接受眾多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數據,并通過網絡協同配置各方資源,組織生產,管理更多的各類數據。大數據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在被傳統產業所認可,它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企業管理者和業務參與者呈現出一種看待制造業價值鏈的全新思維。
2015年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中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之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堅實基礎。《中國制造2025》對于推動中國制造業由大變強,使“中國制造”包含更多的“中國創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托中國品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強調,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道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十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
“互聯網+工業”將會促進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目標。
互聯網+工業=《中國制造2025》
提到制造業,不能不提微笑曲線。微笑曲線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于1992年提出的著名商業理論,因其較為貼切地詮釋了工業化生產模式中的產業分工問題而備受業界認可,已經成為諸多企業的發展哲學。
微笑曲線將一條產業鏈分為若干個區間,即產品研發零部件生產、模塊零部件生產、組裝、銷售、售后服務等,其中組裝,也就是生產制造環節總是處在產業鏈上的低利潤環節(圖1-15)。于是,生產制造環節的廠商總是不斷地追求有朝一日能夠走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兩端。而在售后服務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發達國家的企業往往占據著研發、售后服務等產業鏈的高端位置,發展中國家的廠商則被擠壓在低利潤區的生產與制造環節。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走向產業鏈高端位置,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制造業廠商們的終級目標。
工業制造微笑曲線
如圖所示,在產業鏈中,處于中間環節的生產與制造附加值最低。就全球產業鏈來看,盡管“中國制造”鋪天蓋地,但是,“中國制造”大多處于“微笑曲線”中間區域的生產與制造環節,廠商投入大量的勞動力,獲取少得可憐的利潤。
以往,企業以大規模生產、批量銷售為特征,通過規模化制造,提供標準化產品,獲取行業平均利潤,各企業按其所處研發與設計、生產與制造、營銷與服務的產業分工位置,分享價值。處于“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與設計、營銷與服務是利潤相對豐厚的區域,盈利模式通常具有較好的持續性;而處于“微笑曲線”中間區域的生產與制造企業只能無奈地維持相對較低的利潤,而且由于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也相對較低,致使競爭更為激烈,可替代性強,從而又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
以往的思路認為,想要擺脫傳統制造業的低附加值困境就必須向“微笑曲線”的研發和服務兩端延伸,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和發展制造型服務業是必經之路。從產業層面來看,“研究與設計”環節意味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營銷與服務”環節則意味著提高制造型服務業的比重。但是,這過程會遇到諸多挑戰,且不能保證在短期內走出微笑曲線的底部。
但是,在“互聯網+工業”時代,我們不用再糾結于這個難題了。因為制造業傳統意義上的價值創造和分配模式正在中發生轉變,借助互聯網平臺,企業、客戶及利益相關方正紛紛參與到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及價值實現等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中來。因為“互聯網+工業”不僅僅意味著“信息共享”,還將廣泛開展“物理共享”,從而形成新的價值創造與共享模式,開創全新的共享經濟,帶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
文章節選自《中國制造2025解讀》
TransInfo斯凱普斯是SAP制造業解決方案核心合作伙伴,SAP金牌實施商,專注上海/無錫/蘇州/廣州/深圳/東莞/成都等地SAP ERP軟件SAP制造業ERP軟件、 電子制造ERP、醫藥行業ERP、精細化工ERP、鑄造ERP實施服務。